Tuesday, February 16, 2010

Where was/is the Taiwanese Left?


我最近在讀兩本書,Tony Cliff的《Lenin》和陳芳明的《殖民地台灣:左翼政治運動史論》革命性地改變我對左翼運動的看法。在充滿著反共意識的台灣長大,我對於台灣的左翼沒有一點概念。究竟是台灣的左翼不存在,還是這些歷史都被扭曲殲滅了呢?陳芳明的這本書回答了我一部分的疑問。一九二八年台灣共產黨,在第三國際的指導下成立。初期的主要領導,謝雪紅和林木順等人,都曾去莫斯科留學,修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理念和方法,並在台共的黨綱中強調,在日本殖民之下,反帝國台灣民族獨立運動對於全球階級革命的重要性。他們認為,若是殖民地能夠發動獨立革命運動,就能夠有效推翻帝國主義的基礎並動搖殖民母國的經濟體制。這種殖民地革命具有民族革命以及階級革命雙重效力的想法根源,即是列寧的主張。雖然台共才生存了短短三年,在中共的干涉,和新美帝國主義的破壞下瓦解,台共留下許多今日的左翼行動主義者可以學習的策略,比如聯合陣線、刊物發行、反殖民及民族運動在階級運動中不可妥協的必要性。在西雅圖做巴勒斯坦反殖民和勞工運動後,讀起這些厚重的歷史我漸漸有了較深的理解。台灣的左翼運動在日本殖民者、中共官方、和國民黨的邊緣化之下,被歷史描寫地微不足道。而現今的政府仍以經濟為藉口,向中共靠攏,中國意識和台灣意識混亂不清。就如陳芳明所說的,這些都代表著台灣尚未進入後殖民的社會,能夠去釐清殖民者錯誤歷史解釋。而現今的左翼人士該學習的,就是那些被抹去的運動歷史,並隨時保持著批判的和不斷改進的精神,反抗統治者的專權以及民族和階級的壓迫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